“泛安全化跟合理的安全关切完全是两回事,甚至是背道而驰的。”7月3日下午,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举行“泛安全化与全球安全困境”大会,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就泛安全化和安全困境话题分享他的观点。
崔天凯表示,当下的世界变乱交织,一些地区冲突仍在持续,很多国家的主权安全、发展利益受到别国的挑战和干涉,国际关系中单边主义、霸凌行径层出不穷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越来越强烈的安全关切,觉得这个世界不安全、前景不确定,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。
“但是,泛安全化完全是指向了另外一个方向。”崔天凯指出,泛安全化实质上是把安全挑战的因和果颠倒了,把安全概念的内涵扭曲了,把安全问题的外延无限扩大了。
大会上,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·卡尔提到,当下一些正常的经贸关系也被当作了安全问题。崔天凯指出,不仅如此,正常的科技交流合作、教育人文交流,也被染上了“安全”的色彩。
“把安全问题无限扩大,这样做实际上冲淡了国际社会真正应该关注的安全问题的重点,把发展中国家合理的安全关切边缘化了。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安全问题越来越多。”
崔天凯进一步指出,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现在在全球推行泛安全化的人,正是多年来在世界上制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、挑起了很多安全挑战的人。
曾经,这些人不顾《联合国宪章》的宗旨和原则,侵犯别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,他们搞“颜色革命”、政权更迭,搞单边制裁、长臂管辖,甚至还出兵去打别的主权国家。然而就是推行这些政策、信奉这些理念的人,现在他们感到“不安全”了,还在国际上制造泛安全化的舆论,甚至别国正常的发展也被他们视为威胁。
“随着全球南方的崛起,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楚了这些人的真实意图,不再相信他们,而且敢于站出来反对这套说辞。”
谈到安全困境问题,崔天凯指出,正是在泛安全化的心态下,这些国家自己陷入了“安全困境”。换句话说,这困境不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,是他们自己制造、自己跳进去的。
“如果他们还是坚持零和博弈的思维,坚持损害他人利益、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,损害别人安全、谋取自己绝对安全的心态,他们只会在困境里越陷越深,路越走越窄。”
崔天凯认为,出路在于各国遵循新的安全观,即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。各国应通过对话合作来应对共同的安全挑战,不排斥任何国家,也不针对任何国家。“如果各国都能本着这样一种新的全球安全观,安全困境还是很容易摆脱的。”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配资炒股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